从“杨浦少年说”到杨浦中小学生一起来“少年说、少年学、少年行”,杨浦区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杨浦城市肌理,区委宣传部、区文明办、区教育局深联动复旦大学,共同推进“复旦-杨浦‘人民城市·大思政课’整体试验区”建设,完善区校共研共建共享机制。8月31日,在新学期开学前夕,“人民城市•行走的大思政课”主题实践活动在复旦大学里正式启动,为全区师生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“开学第一课”。接下来,杨浦区99所中小学的近9万名青少年将在首批1+25家“人民城市·行走的大思政课”实践育人基地,感受红色根脉传承、数字经济创新等6大主题的行走式思政课中,了解杨浦的过去和现在,树立为了城市的美好未来努力学习的信念。
据了解,自2023年起,在市委宣传部、市文明办、市教卫工作党委的指导下,杨浦区委宣传部、区文明办、区教育局联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、哔哩哔哩等区域资源,每年开展“杨浦少年说”全媒体风采展示实践活动,培育选拔了一批“小小金话筒”“小小UP主”,同“新时代好少年”等未成年人先进典型一起,加强“杨浦少年说”宣讲团队伍建设,引导更多的孩子以自身经历、自身镜头、自身表达,主动讲述人民城市理念、传播身边文明故事。同时,又以“杨浦少年说”为基础,不断拓展深化,探索构建起以杨浦“少年说、少年学、少年行”为内核、覆盖全区未成年人的大思政课新格局,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。
今年暑期,杨浦区委宣传部等部门共同开发“人民城市•行走的大思政课”社会实践课程,重点打造6条精品路线,覆盖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及V聚场等25个区内的实践育人点位,发动复旦大学教授及博士生讲师团、区28所中小学教师与青少年学生以及实践育人点位共同参加,结对研学,实现了“一个点位一套案例、一次行走一堂思政、一次体验一番思考”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
在活动中,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的代表作为“人民城市·行走的大思政课”暑期实践活动的最佳案例走上舞台,在情景剧《人民之城 行走未来》中,以小学生、中学生、大学生与家庭成员间的思想对话,分享实践感悟,揭示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在于“共”字——资源共融、教学共研、成长共频。
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